首页 > 企业动态> 资讯详情

知名企业入驻诸多公司会聚 济南新建写字楼现“虹吸效应”



  “公司已迁址到济南中央商务区,敬请光临。”日前,经济导报记者收到了一家公司负责人潘斌的短信。此前,潘斌公司办公地址在济南北园大街附近。


  经济导报记者调查获悉一些新建写字楼因为知名大企业的入驻也产生了“虹吸效应”,不少老城区或者其他地方的办公企业纷纷搬迁至此。


  诸多因素,造成了部分老城区写字楼的空置率居高不下,尽管价格很低依然难以租出。对老旧写字楼的运营者来说,如何能顺畅运转起来是个问题。


  对此,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除了改变自身的服务外,“部分写字楼或许可以改造成租赁住房,毕竟这是有政策支持的。”


  行走在城市中,高耸的写字楼随处可见。


  ☆ 新项目非常抢手☆


  潘斌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和以前相比,新办公地点仅租金和物业费,每个月就要多支出近5000元。”


  “虽然支出多了不少,但我觉得值。”在潘斌看来,随着中央商务区众多写字楼交付使用,这里成为高素质人员的聚集地。“这里同行多,交流起来也方便。”


  有这样想法的不光潘斌一人。


  “我本来准备在玉兰广场附近找个新的办公地点。”一家金融企业的负责人江涛向经济导报记者说道,“但是,该广场已经没有空余的地方了,只能选择在周边找个地方了。”


  实际上,玉兰广场已经成了一个地标性的存在,也是济南很多商务活动的举办地。此外,玉兰广场其中一栋楼是济南喜来登酒店,有很多公司的商务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有点后悔了,当时买小了,应该多贷点钱把整层都买下来。”济南一家金融企业的负责人刘畅说道。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早在2019年,刘畅就将办公室搬到了汉峪金谷片区,当时因为资金的问题只购买了半层。“现在想扩大面积,可惜周边已经没有空余的地方了。我目前正考虑在周边再买一层办公楼。”


  “我们公司准备再购买几层写字楼,用于出租。”说这话的,是济南一家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张炳林。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他们已经在奥体片区、汉峪金谷以及CBD周边购买了多层写字楼,而且全部已经出租出去,租金非常可观。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济南写字楼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新项目入市,挤占了不少老项目的市场。一些老城区的写字楼空置率相对较高,有些写字楼的空置率甚至达到40%以上。


  “以前的老办公地点很多房间都空出来了,虽然价格也很亲民,每天每平方米才一块多钱,就这样,有些企业来考察后还是没有定下来。”潘斌说道。


  张炳林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就在8月份,他曾经考察了济南的多个写字楼项目。“东部的写字楼基本上满员,而且有很多都是大公司入驻。”张炳林说道,“而西部的一个写字楼,每层15个到22个房间不等,三到四个房间没有使用,空置最多的一层只入驻了3家企业,使用了10个房间。”而在老城区,一家写字楼的空置率在40%左右。“设施陈旧,很多楼层只有一半的房间在使用,这种写字楼如果运作下去,空置率只会越来越高。”张炳林表示。


  ☆老写字楼或可改造成租赁住房 ☆


  “我们也想对写字楼进行改造,但改造成本太高了,而且有些硬件设施是没法改造的,作为运营方,我们承担不起。”济南老城区的一家运营商的负责人高峰说道。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高峰所运营的写字楼位于北园大街附近,一共有200多个写字间,只有不到130个写字间在使用中,这其中还包括高峰他们自己使用的5间,其余房间都在待租状态。“也打过广告,但效果并不好。”高峰有些担心,“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没有企业入驻,无法运营下去。”


  在济南一家房地产策划公司的负责人杨朝星看来,老城区的写字楼由于建造年限较早,硬件设施不完善,根本拼不过新项目。如何焕发“第二春”,成了摆在不少运营者面前的问题。对此,杨朝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无法对硬件设施进行大面积改造的前提下,其实可以将写字楼改造成租赁住房,毕竟从现在的情况看,租赁住房市场还是挺吃香的,而且用水、用电、用气执行民用价格标准,最为重要的是有政策的支持。”


  早在2018年,济南市就印发了《关于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设立子公司开展住房租赁业务,以提供中小户型、中低价位住房租赁服务为主,形成大、中、小住房租赁企业协同发展格局。


  同时济南还明确提出,将鼓励住房租赁国有企业和社会组织将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工业厂房、商业用房、写字楼等,在符合消防、结构等相关安全规定的前提下,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改建为租赁住房。而且,改建后的租赁住房,用水、用电、用气执行民用价格标准。


  “现在,市面上有些长租公寓就是用旧写字楼改造而成的,入住率均在80%以上,老写字楼焕发‘第二春’是可能的。”杨朝星表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