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新时代正来临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一方面,地方政府支持,降低了租赁住房用地的成本;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发力,随着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将提速。有报告预测,未来十年房屋租赁市场规模增量空间将达3万亿元。事实上随着租售同权的理念逐步实施,可以预见,住房租赁市场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何翠云
发改委近日表示,下一步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
据介绍,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亿元,增长7%。从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的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7.2%、11.6%和3.5%;从结构看,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增速仅为3.5%和-1.2%,远低于住宅开发投资增速9.4%。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面临租赁市场发展滞缓、土地和住房供应主体单一、住房保障渠道多元化不够等问题。
2月6日,2018年南京首场纯租赁住宅用地开拍,当日南京公开拍卖了5块70年产权的租赁住宅用地,起拍楼面地价仅2500元/㎡,最高不到2900元/㎡,全部底价成交,地价仅为周边商品房地价的1/5到1/10,预计可建设租赁住房38.52万平方米。
事实上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前不久明确指出,2018年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国有租赁企业的建设,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可见,未来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得到政府政策支持,将迎来发展良机。
地方政府明确提出加大租赁住房的建设与供给。如上海计划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2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9万套;湖北省计划开工建保障房24万套;南京今年将筹集租赁房源100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纷纷涉足住房租赁金融市场。2月2日,中国银行在上海与八家全国性房地产企业签订住房租赁市场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提供住房租赁领域融资,规模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同时还与8家上海地方国企签订人才公寓租赁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1700亿元。
中国银行表示将在增量扩产与存量盘活方面加强双向支持。增量供给方面,支持新增优质租赁住房供给项目,配合土地供应增加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新政,积极开发相关产品,支持增量扩产。存量供给方面,配合企业收购、改建大中型城市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厂房、商业办公用房等存量物业,对租赁住房的企业提供用于收购、改造、装修等的授信业务支持,支持存量盘活。
同日,中国首单百亿住房租赁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中联前海开源-碧桂园租赁住房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审议通过,由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中联前源不动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实施,产品规模100亿元,采取储架、分期发行机制。
此外,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已与比亚迪等11家企事业单位达成了战略合作,将为这些企业的员工提供长租房金融服务;中国工商银行计划未来五年为广州市住房租赁市场参与主体提供5000亿元授信资金;中国农业银行拟提供20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开发;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给相关企业超过1500亿元意向性授信,专项用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业务发展。
分析认为,当前租售失衡、租赁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商品房价高企,租金高涨,价格低廉实惠的租赁住房,无疑会缓解很多工薪阶层的燃煤之急。多家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商业化自持租赁住房、集体租赁住房等金融合作,实际上是应市场需求之举,推动租赁住房的有效供应,也必将逐步影响城市整体的住房租赁价格。与此同时,随着多形式租赁住房入市,住房租赁市场将更为规范,租房族或将迎来切实福利。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一方面,地方政府支持,降低了租赁住房用地的成本;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发力,随着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将提速。有报告预测,未来十年房屋租赁市场规模增量空间将达3万亿元。事实上随着租售同权的理念逐步实施,可以预见,住房租赁市场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